> 文章列表 > 怎么内审

怎么内审

怎么内审

内部审核(Internal Audit)是组织为了评估其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种系统、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活动。以下是进行内部审核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内部审核步骤

1. 内审策划

制定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内审的实施月份。

覆盖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部门和场所,每年至少一次。

在特殊情况下(如合同要求、客户需要、机构变更等)增加内审频次。

2. 成立内审小组

由最高管理者授权成立内审小组。

内审人员应为部门负责人或主要骨干,并通过内审培训。

内审组长负责制定审核计划、准备工作文件、布置审核任务。

3. 编制内审实施计划

根据年度内审计划,编制详细的内审日程计划。

包括内审目的、范围、起止日期等信息。

4. 内审前的准备

确保内审员熟悉审核准则、标准和管理体系文件。

根据内审目的、范围、要求对所用的评审准则、管理体系文件认真学习领会。

5. 现场审核

召开首次会议,宣布内审依据、要求和方式。

内审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得出审核发现。

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在末次会议上介绍内审情况,确认不符合项,宣布审核结论。

6. 审核报告

提交审核报告,内容包括审核报告编制、批准、分发、归档等。

提出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情况。

7. 跟踪审核

对审核后的纠正措施的实施及效果进行跟踪审核。

在下一次审核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复查评价。

注意事项

内审师应保持客观和中立的立场,基于事实和证据提供准确和公正的结论。

内审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良好的沟通和谈判技巧。

内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学习的过程,内审师需要持续学习新的方法、工具和法规。

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进行内部审核,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内审策划中如何确定内审的频次?

内审小组如何选择合适的人员?

如何编制内审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