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千古凄凉更余闰”的出处是哪里

“千古凄凉更余闰”的出处是哪里

“千古凄凉更余闰”的出处是哪里

“千古凄凉更余闰”出自宋代马廷鸾的《后中秋》。

“千古凄凉更余闰”全诗

《后中秋》

宋代 马廷鸾

金风吹彻玉箫寒,志士悲秋思万端。

千古凄凉更余闰,百年圆缺又重看。

清辉照胆浑无寐,苍昊催人自鲜欢。

斗酒属公今夜看,只亏些子莫长叹。

《后中秋》马廷鸾 翻译、赏析和诗意

《后中秋》是宋代马廷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风吹彻玉箫寒,

志士悲秋思万端。

千古凄凉更余闰,

百年圆缺又重看。

清辉照胆浑无寐,

苍昊催人自鲜欢。

斗酒属公今夜看,

只亏些子莫长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中秋节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金风吹拂着玉箫的寒冷来描绘秋天的景象,同时以此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诗人称呼自己为\"志士\",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和悲伤,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中秋佳节的思念。他认为千年来的光阴更加凄凉,百年的圆满和缺憾不断循环,这种反复使人对时光的流转感到无奈和惆怅。

在诗中,诗人提到清辉照亮人们的内心,使人难以入眠,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他称苍昊(即苍天)催促人们自觉地欢庆节日,这里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并希望人们能够重拾喜庆和快乐的心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眼下正以斗酒陪伴中秋之夜,他希望别人不要长时间地叹息。这里的\"斗酒\"象征欢乐与狂欢,诗人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当下的快乐时光,不要沉浸在悲伤和忧虑之中。

整首诗词通过对中秋节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呼唤人们在节日中享受快乐,珍惜当下的欢庆时刻。